產前檢查有哪些項目
收藏產前檢查的相關項目還是比較多的,那么產前檢查有哪些項目要檢查呢?
產前檢查的項目主要包括胎兒和母體兩個方面,母體主要包括一般情況的檢查和專科的檢查。產前母體一般情況檢查項目包括血壓、體重、宮高和腹圍的測量等,產前母體專科檢查項目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凝血常規、甲功三項、肝功、腎功、血糖、乙肝、丙肝、艾滋、梅毒以及血型、心電圖等檢查。注意休息,多喝開水,注意保暖,避免著涼。
產前檢查是指為妊娠期婦女提供一系列的醫療和護理建議和措施,目的是通過對于孕婦和胎兒的監護及早預防和發現并發癥,減少其不良影響,在此期間提供正確的檢查手段和醫學建議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圍產兒死亡率的關鍵。
有些女性備孕的時候會選擇產前檢查,那么產前檢查有哪些項目是免費的呢?
目前產檢免費項目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測定、梅毒螺旋體抗體測定、艾滋病病毒篩查(HIV抗體篩查)。產前檢查項目與孕周有密切關系。妊娠11-13周+6天B超NT篩查,妊娠20-24周之間行四維超聲篩查;妊娠30-32周之間行三維超聲篩查。正常情況下應28周之前每四周產檢1次,孕28-36周之間,每2-3周產檢1次,孕36周后每周產檢1次。
按照衛生部行業管理規定,產前診斷門診設立在由衛生行政機構認可的醫療機構內,由經過專業培訓的醫生進行遺傳咨詢或者婦產科產前咨詢,醫師應了解孕婦的個人史、既往史、產前診斷指征,幫助孕婦正確理解胎兒可能罹患染色體病的風險,以及該染色體病的臨床表現。同時,還應讓孕婦理解采取介入性取材手術可能發生的各種并發癥的風險。對于年齡在35歲以上,或者符合其他產前診斷指征的孕婦,均應推薦其做產前診斷。
臨產前是需要再檢查一下身體的,那么臨產前檢查有哪些項目呢?
臨產前之前的檢查項目比較復雜,要通過多種檢查項目綜合判斷胎兒和孕婦的狀況。具體的檢查項目包括有以下幾種:要測量孕婦的身高、體重以及宮高、腹圍,還要看骨盆的大小,測量血壓血糖;需要進行陰道檢查,判斷是否有產道的發育異常、炎癥或者其他影響生產的因素。
同時做血常規以及尿常規、肝腎功能以及心電圖、梅毒、艾滋、乙肝等檢查,還要進行B超、胎監等常規檢查。孕婦所去的醫院不同,檢查項目也有一定的區別,要以所去的醫院為準。孕晚期有腹痛、陰道出血或者胎膜早破的現象時,要及時就診。
國家是有免費產前檢查項目的,那么國家免費的產前檢查有哪些項目呢?
國家5次免費產檢是指辦健康卡時的常規孕檢、HIV抗體篩查、唐氏綜合征篩查、黑白B超、血糖篩查等五項。國家規定的免費并不是在任何一個醫院做這些項目都是免費的,而是要在國家規定的直轄衛生院,或者是是婦幼保健院里面做才是免費的。
因此如果大家選擇的是其他的比較知名的醫院,并不是國家規定的醫院,國家是不能予以免費的。其次就是免費產檢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是需要當地的居民,或者是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才能享受,需要到當地有關部門咨詢并辦理相關手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