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高于參考值
收藏有些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高于參考值,那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高于參考值是怎么回事呢?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比參考值高,提示乙肝表面抗體陽性,這主要是因為曾經注射過乙肝疫苗,體內存在乙肝抗體,一般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建議可以定期到醫院復查,如果乙肝抗體滴度下降,可以補種。
其實乙肝表面抗體出現的早晚與既往是否感染過乙肝病毒有關。初次感染乙肝病毒者出現較遲緩,再次感染者出現較早。多數病例在感染乙肝病毒后4~5個月時出現表面抗體,但滴度不高,持續0.5~3年后逐漸消失。再次感染者一般于2周內可檢出乙肝表面抗體,且滴度較高。當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體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人體免疫系統中的B淋巴細胞分化成的效應B細胞(漿細胞)分泌出一種特異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體。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