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癤子的檢查
收藏火癤子的表現病變初期只是在皮膚上起一個小紅疙瘩(毛囊性丘疹),像綠豆或黃豆樣大,常常有一根毛發或汗毛穿過。兩三天后周圍皮膚腫脹成為硬塊,表面緊張發紅。局部會有跳疼 (群眾稱之為跳膿),之后癤子的頂端逐漸變軟出現白色或黃色膿點,膿點變大后可成為膿塞子”。皮膚破潰沉出膿血后,疼痛就會減輕或消失:患處愈后可遺留一個小瘢痕。如果癤如果癤情嚴重,可引起全身發燒或淋巴結腫大。
值得注意的是生于面部,特別是生于以鼻根部和2個口角做點組成的三角形區域 (人們常稱之為面部 危險三角區”)內的癤子 (癰等)。應當強調切忌搔抓,更不能用手去擠壓,嚴禁使用挑、刺等方法,因為此處有很豐富的淋巴管及血管網處,并且和顱內血管相通,很容易把病菌擠入血管,隨血流擴散至全身,易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敗血癥,甚至發生腦膿腫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只有在急性炎癥完全控制,己形成明顯的皮下膿腫而又久久不潰破時,才允許在盡可能小的創傷條件下,切開膿腫表面的皮膚,以利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