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6 09:48:5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有的寶寶在接種麻疹疫苗會會發燒的,如果接種麻疹疫苗后發燒正常嗎? 接種麻疹疫苗出現發熱反應,是正常現象。發熱多在接種后5—12天之內出現,一般在第8天左右出現,體溫一般在38度以下。發熱不超過38.5度不用去醫院,多喝水即可;熱退,還可能出現紅疹子,家長不要過于驚慌。他還提醒,接種部位出現的紅腫、疼痛,持續2—3日可自行消退,個別較重者,可用75%酒精濕敷或熱敷處理,不要搔抓、按摩等。 罕見的接種反應包括一些輕度的局部反應,如紅斑、硬結和觸痛、喉痛及不適、惡心、嘔吐、腹瀉等,極其罕見的有過敏反應、一過性的關節炎和關節痛。不宜接種麻疹疫苗者,如與麻疹患兒密切接觸,可應用丙種球蛋白防止麻疹病毒侵害。丙種球蛋白保護作用一般只能維持2-3周。因此,若以后無接種禁忌時,應盡早接種。 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注射后應該在現場休息30分鐘;接種后兩天內不要洗澡,避免劇烈活動,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開水。接種后至少相隔2周后方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麻疹疫苗的接種對象1、8月齡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齡為8月齡,再免疫年齡為7周歲。也可8月齡初免,1.5—2歲再免疫1針以減少初免失敗的易感者。 2、病例發生后的應急接種:其對象是病人活動范圍的易感者。流行地區接種率應在95%以上。接種時間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現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種完畢。麻疹的潛伏期一般為7—14天,最長可達21天。接種疫苗后7-12天就可產生抗體,比感染后產生抗體的時間短,因此對易感者進行應急接種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終止流行。 對麻疹潛伏期的兒童接種疫苗后一般沒有不良反應,在麻疹感染后1—2天內接種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癥的產生,使感染者的臨床癥狀減輕。 沒有注射過麻疹疫苗而又與麻疹患者密切接觸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種疫苗者,可應用丙種球蛋白,但這種免疫力一般只能維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觸麻疹患兒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無禁忌的8月齡以上兒童必須接種各種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接種后,一般情況下個體可以得到有效保護。但也因人而異,接種后沒有產生抗體的情況稱為免疫不成功,這部分人在周圍有麻疹流行的情況下有可能被感染。 據介紹,通常情況下,麻疹疫苗在孩子8月齡接種首劑成功率為85%,在18月齡復種時血清抗體陽轉率約為95%。完成2劑次接種的,血清抗體陽轉率可能達到99%,但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免疫不成功的人群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導致麻疹局部暴發。 |